購物車內(nèi)共有 3 種商品 共計 658.00
胡柚在自然室溫下存放可保鮮至次年4—5月份,貯藏后果實汁味更濃,品質(zhì)尤佳
胡柚起源于常山縣青石鎮(zhèn)澄潭村,是優(yōu)良的柚子自然雜交群體品種,樹勢強健,葉色濃綠肥厚,枝葉繁茂,適應性廣,耐粗放管理,抗寒性強。尤其是果實極耐貯藏,一般可貯到翌年四月柑桔市場淡季上市,風味不變,對調(diào)節(jié)和豐富市場供應具有意義。
深翻改土
依樹齡不同而異。未掛果的幼年樹,全年均可進行。一般在根生長高峰期之前進行為好,因斷根后傷口易愈合,發(fā)根多。但考慮到綠肥或青草肥源供應的季節(jié),最好在4~10月進行。 深翻壓肥的方法:通常采用壕或擴穴法,從定植后第2年即開始。緊接定植穴外圍開寬50厘米、深60厘米、長與樹冠大小相等或相近的半月溝,注意不要留隔墻。下一次深翻壓肥應交錯輪換方向挖溝,直至全園翻改土完成為止。挖土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,然后按30厘米為一層,分兩層下肥。每株施豬牛欄糞15~20公斤或餅肥2~3公斤。綠肥、雜草、稻草等粗肥放在底層,與表土拌勻,豬、牛欄糞或枯餅等精肥,放在根際稍上方,需離根系有一定的距離,以免燒根。石灰和磷肥要分層施用,分層踩緊,最后將白土覆蓋,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,以免綠肥腐爛穴面沉積水。
中耕除草
丘陵山地柚園,除需深翻改土處,每年要深耕1次。深耕的時期,一般在秋末春初的休眠期進行,在冬季有凍害的地區(qū),以早春深耕為好。深耕時要注意外深內(nèi)淺,先進外側向樹兜中央翻耕,以不傷0.5厘米以上的側根為度。深耕的深度,應根據(jù)根系分布的深淺而異,一般近主干處要淺耕,以10~20厘米為宜,行株間可深耕約25~30厘米,并結合施石灰,每畝70~80公斤,以調(diào)節(jié)土壤酸堿度。 在柚樹生長期時,一般中耕除草3~5次。幼齡柚行間都種有間作物,松土除草可結合間作物管理進行。
種植覆蓋
幼齡柚園樹盤覆蓋,可穩(wěn)定土溫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提高土壤含水量,保持表土不被雨水沖刷,保持土壤疏松,有利于微生物活動,增加土壤有機質(zhì),減少雜草,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增產(chǎn)措施。 覆蓋物應就地取村,除綠肥外,青草、枝葉、作物稿稈、谷殼或木屑等都可利用。覆蓋厚度一般以10~15厘米為宜。覆蓋結束后,將其翻入土中,作改土用的肥料。
種植培土
培土一般在采果后冬閑時進行,冬季培土可保溫防凍,夏季培土可降溫保濕。夏季培土,要先中耕再培土,且半土不宜過厚,不可埋沒砧木。冬季培土一定要覆蓋根頸部分,待翌春3月氣溫回升時,要及時將培土扒開,以防爛兜。很多柚園都把培土作為土壤改良的一項有效措施。最好是粘土摻沙,沙土培泥,效果更好。冬季挖取的濕塘應堆放,待干后再打碎覆在樹盤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