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內(nèi)共有 3 種商品 共計(jì) 658.00
一說是因其木質(zhì)密度大,入水即沉,沉重如鐵而得名;另一說因其生長需要大量鐵元素,即使是衰敗垂死的蘇鐵,只要用鐵釘釘入其主干內(nèi),就可起死回生,重復(fù)生機(jī),故而名之。分布于中國,日本、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。
蘇鐵雌雄異株,花形各異,雄花長橢圓形,挺立于青綠的羽葉之中,黃褐色;雌花扁圓形,淺黃色,緊貼于莖頂。花期6~8月。種子卵圓形,微扁,熟時(shí)紅色。其實(shí)鐵樹是裸子植物,只有根,莖,葉和種子,沒有花這一生殖器官,所以,鐵樹的花,是它的種子。種子成熟期為10月份。
蘇鐵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,曾與恐龍同時(shí)稱霸地球,被地質(zhì)學(xué)家譽(yù)為“植物活化石”。它起源于古生代的二疊紀(jì),于中生代的三疊紀(jì)(距今2.25億年)開始繁盛,侏羅紀(jì)(距今1.9億年)進(jìn)入最盛期,幾乎遍布整個(gè)地球,至白堊紀(jì)(距今1.36億年)時(shí)期,由于被子植物開始繁盛,才逐漸走向衰落。到第四紀(jì)(距今250萬年)冰川來臨,北方寒流南侵,蘇鐵科植物大量滅絕,但由于青藏高原、秦嶺等的阻隔,在四川、云南等地有部分蘇鐵科植物幸免于難。今天,蘇鐵科植物共保存約10屬110種,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(qū),我國野生的有1屬(蘇鐵屬)約10種,